一、基因芯片點膜儀日常清潔:防微杜漸,延長部件壽命
外殼與操作界面
每日使用后,用防靜電軟布蘸取中性清潔劑(如75%醫用酒精稀釋液)輕擦外殼,避免使用丙酮、乙醇等有機溶劑腐蝕表面涂層。
操作面板(如7寸觸控屏)需用專用清潔棒或鏡頭紙擦拭,防止劃傷。
移液系統深度清潔
每日維護:實驗結束后,用去離子水沖洗移液通道3-5分鐘,清除殘留試劑(如核酸、蛋白質),防止結晶堵塞噴頭。
每周維護:使用0.05% BioTerge溶液循環浸泡移液模塊20分鐘,溶解有機物沉積,尤其針對高鹽或腐蝕性樣品。
關鍵部件:
噴頭:用JetWash溶液浸泡后,用壓縮空氣吹干,避免液體殘留導致氧化。
密封圈:檢查O型圈是否老化或變形,每月更換一次,防止漏液。
光學組件維護(如配備檢測模塊)
每周用無塵布蘸取異丙醇輕擦鏡頭,避免指紋或灰塵影響成像質量。
長期停用時,需將鏡頭存放在干燥皿中,濕度控制在30%-50%。
二、定期校準:確保數據精準可靠
移液精度校準
每月一次:使用標準溶液(如0.1M NaCl)進行三點校準(50μL、100μL、200μL),誤差需≤±2%。
校準工具:采用Axygen吸頭(兼容性經廠商驗證)和專用校準板,避免第三方耗材導致系統誤差。
機械臂定位校準
每季度一次:運行自檢程序,檢查X/Y/Z軸運動精度,定位偏差需≤±5μm。
調整方法:通過軟件微調參數(如步進電機脈沖數),或聯系廠商進行硬件校準。
環境參數監控
每日記錄實驗室溫濕度(建議15-30℃,濕度30-65%RH),超限時啟動溫濕度調節系統。
配備UPS電源,防止電壓波動(±10%以內)損壞電子元件。
三、耗材管理:標準化操作降低損耗
吸頭與微孔板
僅使用兼容型號(如Axygen 1000μL濾芯吸頭),避免非標準耗材導致噴頭堵塞或移液偏差。
吸頭裝載時需輕壓到位,避免用力過猛損壞彈簧結構。
試劑與溶液管理
實驗前檢查試劑有效期,過期或渾濁溶液需廢棄。
高揮發性試劑(如甲醇)需密封保存,減少管路內結晶風險。
廢液處理
每日清理廢液桶,避免腐蝕性液體(如強酸、強堿)長期存放損壞容器。
廢液管路每月用去離子水沖洗,防止堵塞。
四、預防性維護:建立設備健康檔案
三級維護體系
每日檢查:開機自檢、噴頭清潔、廢液清理。
每周維護:移液通道沖洗、密封圈檢查、操作日志備份。
每月維護:精度校準、散熱風扇除塵、電源線接觸檢查。
故障預警機制
記錄異常現象(如噪音增大、移液速度變慢),通過設備日志分析潛在問題。
例如:若連續3次校準誤差超標,需檢查噴頭磨損或電機驅動板故障。
備件庫存管理
儲備常用易損件(如噴頭、密封圈、濾芯),確保故障后24小時內恢復運行。
備件需按廠商要求存放(如避光、防潮),避免提前老化。
五、操作規范:減少人為失誤
標準化流程
嚴格遵循SOP,禁止跳過自檢或校準步驟。
示例:點樣前需確認基片平整度,避免因基片翹曲導致噴頭碰撞。
人員培訓
新操作員需通過廠商認證培訓,掌握設備原理及應急處理(如噴頭堵塞快速清理)。
定期組織復訓,更新維護知識(如新型耗材使用方法)。
安全防護
基因芯片點膜儀操作時佩戴手套,避免皮膚油脂污染光學組件。
實驗結束后,關閉設備電源并拔掉插頭,防止雷擊損壞電路。